私影像盛行的当下,究竟是啥让人着迷 |凹凸TOALL第24期
纪录片往往被人预先植入客观,真实的标杆,作者隐藏在镜头之后,完成所谓的人性关怀。而随着影像设备的便利,纪录片美学的发展,纪录片形式的多样化,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作者,开始更加自由的创作和思考。私纪录片的发展就是最好的一个佐证。
私纪录片这个术语来源于日本,借鉴了日本传统小说中以暴露隐私和表现自我而著称的“私小说”概念,具体是指纪录片作者将镜头直接对准自身或者自己家人,通过描写家庭中出现的争吵,个体对过往时代的追忆等等内容,运用写实的手法,表达纪录片作者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。
近些年,私影像在剧情片和纪录片里都有很好的呈现,比如黄梓导演的《小伟》,陆庆屹导演的《四个春天》,还有最近作为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开幕片的《四个旅程》,无疑不在私影像的范围。而大鹏导演的《吉祥如意》,模糊了剧情和纪录的边界,评论呈现两极现象(一部分人觉得看后很感动,另一部分人觉得在消费亲人),也让这部电影在观影人群中引发了不小的讨论。
纪录片《瘾》海报
王凯导演创作的纪录长片《瘾》,曾入围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纪录片竞赛单元,影片记录了他生活的日常以及和母亲的关系,刘越洋导演的纪录短片《当你老了》,则将镜头对准了沉迷于购买保健品的奶奶,试图用影像的方式走进奶奶的内心。
纪录片《当你老了》海报
感谢音乐人潘凡老师创作的主题曲。也欢迎加入凹凸TOALL 听友群,联系请加微信:
181994692。
# 凹凸TO ALL 024#
💬讲述
刘越洋、王凯
🎤主播
张劳动
💻制作
张劳动
牧之(音频校对)
🎵背景音乐
潘凡《凹凸光波》
半根一《人们》前奏
凹凸镜DOC出品
凹凸TO ALL 目前已入驻喜马拉雅电台、小宇宙、网易云音乐、爱发电、蜻蜓FM、荔枝FM、猫耳FM、汽水儿等平台,欢迎订阅关注。
#24期
时间线提示
Time Line
01:55 "私影像"是什么
02:34 从两位导演对私影像的概念理解开始
03:08 “私”的概念可以很宽泛
05:54 《生活而已》:刘越洋的第一部“私影像”体验
08:02 我的“私影像”初体验来自拍摄他人时的冒犯和恐惧感
09:40 从“私”出发,理解镜头之后的作者关系
11:27 家庭影像介入生活带来双重性
13:00 《当你老了》如何走进奶奶的内心世界
14:37 “私影像”的魅力让我感觉到恐惧是在剪片子的时候
16:33 个人议题与社会议题在“私影像”里如何结合
17:54 抽象的议题通过生活里的人具体化了
18:37 “私影像”为何让人着迷?《四个春天》如何引人共鸣?
22:39 拍摄的表达空间限制在各自固定的亲子模式里
23:10 从死亡角度看,“私影像”也是对珍贵回忆的关照
26:45 “私影像”的创新?打破虚构与真实的界限。
27:45 媒介的一大魅力也是“供人表演”
30:07 令我印象深刻的几部“私影像”与“私影像”的发展反思
32:40 刘越洋的毕业作品《入镜》
33:36 是消费他人,还是内心的真实表达?
34:29 纪录片的伦理问题在“私影像”里依然存在
35:09 试图在拍摄过程中感受自己对“家”的答案
35:29 王凯拍摄时的矛盾情绪
40:04 当家庭关系的处理成为负担
43:44 学术角度上的“私影像”研究
45:20 拍“私影像”来抒发情绪
46:30 如果没有“私影像”,和家人的关系会有不一样吗?
46:55 “私影像”对我的意义是看到和感受
48:10 “私影像”更多是一种媒介记录的作用
长按或扫码关注